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  >> 媒介资讯  >> 查看详情

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来源: 华舜网  日期:2017-03-13 10:07:46  点击:2122 
分享:

摘 要: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最后以小说《祝福》的改编为例,通过对《祝福》的改动,做到了由小说至电影的艺术创作,也成为“年”期间文学与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范例。

关键词:文学改编电影;年电影;《祝福》

一、文学与电影的交流与融合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的一种艺术。电影,有“第七艺术”之称,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以影像为主体的一种现代艺术。文学是个人的电影,电影是大众的文学。在电影百年发展史中,很难将文学与电影从内容上划分出一个明确的界限,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更是文学与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第一,文学作品大多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具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及深刻的思想主旨。电影需要故事,需要素材,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作品,其已经通过艺术概括与艺术创造,从生活素材中凝炼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不仅有发人深省的主题思想,而且其在构建人物形象、设置故事情节、处理细节等方面也都具备一定的艺术基调与色彩,这为电影的再创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文学作品在新兴媒介的冲击下日渐被忽视,在被日益边缘化的情势下,文学需要电影这一新兴的大众媒介。按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小说因其高参与度被划分为冷媒介之中,在电影这一热媒介的冲击下,文学的发展显现出疲态。小说被改编,以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屏幕之上,以影音声画带领观众重新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与此同时,影视作品观看的便捷性与传播受众的广度,也远在文学名著之上,许多人都是通过光影魅力再去接触文学名著,感受文学作品的思想精髓。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扩大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广度与深度的作用。作品和影视联姻也会带动作家的创作积极性,对文学创作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小说与电影都是叙事艺术。叙事,简单来讲即是对于故事的描述。叙事作品中的内容是由事件、情节、人物等要素构成的。绝大多数的小说和电影都要通过对故事的叙述来表达其思想情感,只是因其媒介的不同属性在叙事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

第四,小说与电影都具有虚构性与假定性。假定性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以假作真的表现方式。艺术家根据自己的认知与审美对现实中的素材进行不同程度的艺术再创造,从而使作品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就此而言,假定性也是艺术固有的本性。如果小说描绘一个景色秀丽,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很可能是作家凌空构作,但有的读者也会深信不疑。阿?托尔斯泰说:“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整个文学都是虚构出来的。[1]”电影运用假定性手段创造逼真的生活形态,以此来提炼生活,反映生活,但电影因其特性,也成为所有艺术形式中假定性最小的一种艺术。

二、年时期文学与电影跨文化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1.历史背景

(1)政治因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被瓦解,时代的巨变带来了意识形态上的历史性改变,也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打开了崭新的局面。列宁说过:“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是最重要的。[1]”在这一特殊的时期,电影作为一项具有强有力宣传效应的大众媒介,因其传播范围大、受众广,艺术性与政治色彩兼备这些特性,成为新政府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党和政府路线方针的有效途径,与其他大众媒介一同履行着新的政治文化智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就提出了“政治与艺术的统一”“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2]等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在此之下,年的电影发展与国家的现实政治保持高度一致。

(2)《武训传》所产生的后果。1950年,孙瑜导演的《武训传》上映,反响热烈。影片的热映也引起了业界的讨论,赞扬者认为表现武训“行乞兴学”很有教育意义,批判者则从政治视角出发认为影片是“缺乏思想性,有严重错误的作品”。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认为影片所宣传的思想错误,必须严肃予以批判。由此文艺界展开了围绕电影《武训传》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批判,业界许多相关人士都蒙受不白之冤,使得电影界风声鹤唉。此后电影创作水平及产量都有所下降,直至1956年才有所恢复。对电影《武训传》对批判,用政治批判的方式取代了正常的艺术讨论,给整个业界带来巨大的恐慌,使得电影从业者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所以对名著的改编就变成一个相对安全并且可操作的选择,也使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在这年期间取得重要的创作成就。

2.特点

(1)就电影内容而言,意识形态明显。新中国政权的建立,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政府重视文艺的发展,将电影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国家政策方针的有效途径。这一时期由名著改编电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表现较为明显,大多带有政治宣教色彩。

(2)就文学作品选择而言,多选择我国经典名著。因受上述的政治因素影响,在选取文学作品方面多选择中国的具有较好思想蕴涵基础的名著进行改编,这样就避免了在政治上遭到批判。

(3)就改编方式而言,忠实原著,创新较少。电影艺术家夏衍说过:“忠于原著的幅度要因人而异。真正好的经典著作,应尽量忠实于原著。[3]”在对著名文学作品的改编过程中,电影人多忠实原著的思想精神,改变与创新的地方比较少。

(4)就人物形象而言,以革命英雄居多。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指导下,工农兵成为人民大众歌颂的对象。因此,电影创作者在银幕上缔造了许多“英雄神话”,塑造出了许多表现工农兵革命英雄的人物形象。

三、小说《祝福》的电影改编

为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1955年6月,夏衍将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成电影剧本。随后,桑弧按照改编剧本将《祝福》呈上银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小说通过描写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达出对受压迫妇女的怜悯,更有对当时病态社会中冰冷的人际关系的唏嘘。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叙事方式与视角。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和倒叙的方式,影片中导演将其改为顺叙的方式来讲述故事。究其原因,是因为导演认为“我”在影片里出场,反而会在现实发生与文艺作品的虚构之间造成混乱,对叙事效果产生影响,故将其作了改变。对于观影对象来讲,这样的方式更易于突出叙事主线,便于观影者理解影片情节和主题。

2.丰富细节与增加情节。小说《祝福》作为一部短篇小说,对场景以及细节的描述较少。电影《祝福》在表现祥林嫂的日常生活中增加了大量的细节,将小说中由他人讲述的话语变为通过祥林嫂自己的表演去展现给观众。填充了小说的叙事缝隙,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主题思想更为明确,带给观众更多直观的视觉感受。电影所增加的多处情节中,笔者认为最为值得探讨的是增加了祥林嫂“砍门槛”一幕。编剧夏衍说增加这个情节并非他的独创,在由袁雪芬同志主演的《祥林嫂》的电影中,已有了这一个场面,后来的一些戏剧演出中也都保留了这个情节。面对观众的质疑,夏衍认为这一举动,可以理解为祥林嫂身处在失望、苦痛之极而爆发出来的一种激动的行为。导演桑弧认为,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势力扼的无辜灵魂。一面极度地遭遇不幸并忍受苦难,另一面却又具有一些反抗意识,不甘与命运妥协,二者交织在祥林嫂的思想中。在这个前提下,“砍门槛”的情节设置,更多地展现了祥林嫂同悲惨命运的斗争,凸显出这个人物具有反抗意识、阶级斗争意识,强调祥林嫂的逝去,应带给人一种悲愤控诉的情绪,而非消极的哀愁。再加之电影主要以视听来感动观众,砍门槛这一细节也能更为直观地引发共鸣。

3.更改调整原著人物。电影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增添了王师爷、杨七老爷、阿香、卫老二等人物。王师爷和杨七老爷两个人物的增加,表现了当时社会中恶势力的普遍存在。小说中,未出现大量的反面角色,也没有对农民遭到欺压的直接描写,但电影中,反面人物是成群出现的,这不仅是电影完整叙事的需要,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增加佣人阿香等,突出了在生活水平的上的巨大差异。关于贺老六,影片加重了他的戏份,展现底层人士悲惨命运的普遍性,也从侧面加重了祥林嫂的悲剧色彩。电影增加了几处与贺老六有关的情节及细节,如贺老六干活伤了腰部,回家后阿毛迎接,却因腰伤不能抱起儿子等。电影展现出贺老六与祥林嫂一家三口愉快生活的欢乐时光,通过前后生活形成的反差,进一步突出了祥林嫂丧夫丧子之后的悲惨与凄凉。

4.较多使用画外音。电影《祝福》的拍摄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故希望尽可能的忠于原著,小说中有许多对人物心理描写的段落,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电影只能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表现人物心理,有些细小的心理活动还是未能很好的展现。为此,导演在电影中添加了很多画外音。这些画外音有助于揭示电影的主题,也为观众理解电影提供了线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在开篇还增加了鲁迅的杂文《我之节烈观》作为字幕,向鲁迅致敬。

5.调整时代背景。原著开篇提到康有为,故可推测出较为明确的时间,但电影有隐藏整时代背景。导演桑弧认为原著所描写的生活状态与社会本质,几乎可以作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对于小说清末明初的时代背景的调整,也使影片在服装样式和景别设置上不受严格的时代限制,鲜明地传达影片的时代氛围,营造出较好的艺术效果。

四、结 语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电影在主流意识形态传达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功效。因所处的特殊时期,年的文学改编电影多选择以革命战争、革命历史以及弘扬工农兵英雄为主,注重人物塑造,具有鲜明的现实感与时代感。对《祝福》《我这一辈子》《鸡毛信》《林家铺子》《青春之歌》等小说改编的电影顺应时代思潮,颂扬时代精神,并且忠实于原著思想精髓、符合艺术审美需求。有些电影现在看来可能带有强烈的政治说教意味与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它们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却具有着重要地位,也为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 列宁.对电影事业的指示.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94.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艺论集(第二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 夏衍.夏衍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评论列表

相关文章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3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推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中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合作的原则、目标和计划。《战略》展现了中国网络政策的透明度,有利于引领国际网空治理走出杂乱、纷争的泥淖。凭借《战略》的发布,中国提出国际网空治理的中国方案,明确宣示维护网空和平,充分展现网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战略》确立了中国参与网空国际合作的“和平”“主权”“共治”“普惠&rd... [阅读]

  •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3月1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下文简称《战略》)。这是继《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之后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对中国今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战略》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一脉相承,进一步宣示了中国在相关国际问题上的政策立场,阐述了中国开展网络外交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行动要点。《战略》出台既有利于汇聚国内共识,明确未来努力方向,也有利于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为中外网络合作奠定基础。总体而言,《战略》具有三大思想特点,展示了中国对网络空间... [阅读]

  •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核心阅读   ★准确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切点,才能在当今新旧媒体竞争融合的时代大变局中掌握话语权,勇立引导舆论的潮头。运用众筹模式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其本质是创新。众筹要抓关键,形式要灵活多样,把主动设置议题同运用众筹理念有机结合。   ★作为区域主流媒体的地市党媒,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焦点,紧密结合本地民生事业的发展状况,精心谋划好“三大”报道,即关于大局、大势、大事的报道。   做媒... [阅读]

  •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摘 要: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早在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首创了剪纸动画,将这一传统艺术搬上了动画的舞台。反观今日,很多传统艺术都淹没在信息社会中,渐渐变成了陈旧、老套的代名词。与时俱进是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的前提,将数字动画与传统艺术相结合,既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还能使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剪纸动画;民族原创;传统艺术;文化传承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