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 查看详情

“人民艺术家”杨炳南先生

来源: 华舜网  日期:2019-11-22 16:07:56  点击:17818 
分享:
文| 姚子珩 刘冬香
杨炳南先生
杨炳南,笔名一牛,别署墨耕斋,湖南桃源人。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1年转业到地方工作,曾任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社长,1994年4月离休,其书法独具一格,诸书体均兼,尤擅行草,气势磅礴、张弛有度、具有艺术感染力。上世纪50年代起发表书作、参加展览,许多作品被博物馆收藏、碑林勒石。先后出版过《杨炳南书法选集》、《杨炳南书法集》、《杨炳南草书千字文》、《杨炳南草书桃花源记》、《杨炳南岳阳楼记》、《杨炳南墨迹》等多种作品,并多次在北京、长沙,天津、深圳、台北、兰州、曼谷等地举办书法、摄影展百余幅作品流传到海外,被友人视为珍品。《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现代书法家人文字典》等多种辞书均有介绍。二〇一〇年,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二〇一三年被省委宣传部等六家文艺单位评为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首批入选人员之一。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长沙政治军官学院客座教授、《书画精粹》主编、景天艺术顾问、景天名家书画院艺术家。
著名国礼书国家唐才会(左一)、著名书法家杨炳南(左二)、著名画家李玉钧(右二)、主编刘冬香合影
敬仰杨炳南杨公,源于著名画家李玉钧李老的推荐,有半年之余,直至近日才有幸见到杨公真容!85岁的杨公精神矍铄,言谈举止间让人感觉和善可亲,杨公在我们面前娓娓道来他那九死一生的经历!
杨公生于1934年1月,湖南桃源县石牛山脚下一户普通农家,严厉的父亲和博学的私整先生之启蒙教育让小炳南对写字绘画产生近乎痴迷的兴趣。家贫买不起笔墨纸张,山上放牛时他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回到家里用树枝在火坑灰上描,晚饭后用红土泡汁在桌上画,睡在床上用手指在肚皮上划。每逢乡里文人写对联,他倚桌窃学,手画心记。5岁开始到15岁的10年间,他勒学苦研,习字不止。其间在桃源师范学习时每逢校赛,他总拔头筹。
1950年10月,他奔赴抗美爱朝前线,在硝烟弥漫的战斗中先后6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毫无怯意,在意的仍是战斗间隙练字作画,他用缴获的美军睡袋做成挎包。木子、笔墨随身携带,一有空就写写画画。几年下来,画下原厚一摞素描。一次激战时,他随身携物大多丢失,唯有枪与素描本完好无损。由此战友笑他“书画如命”,那些珍贵的素描材料后交手国家留作纪念保存。
回国后,他20多年在部队文艺单位和机关工作。后转业回湖南,先后任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省新闻图片社掌门人。无论工作多忙,他都要抽空练习书法。他常告诚自己:“不可浅尝辄止,一瞬十寒,否则难有成就。”1994年4月离休后的20年多年里,他仍始终承传者石牛山带来的坚韧、踏实的“牛”劲,将老聃先生“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之讲久铭心间,孜孜不倦,恒久精进,将“勤”气注人骨髓,化作墨情与手缘。


杨公书法作品
杨公学书法注重循序渐进,博采众长,早年书画兼修且曾以画名世。后专事书法学习唐楷,以颜真卿先生为范,继临“二王”,柳、欧,再攻南北碑,后拜黄庭坚,怀素等大家为师,尤对羲之、献之父子拜慕良久,用工最勤。对其奔放奇逸之术心领神会,娴熟于胸。先生不拘帖一门一家,集百家之长熔于一炉。楷、行,草、隶,篆五体并习,碑帖兼融,既研碑之雄强厚重,且习帖之清健洒脱。
此外,杨公还广猎博学其他学科知识,四书五经,文史经哲,皆常习通解;唐诗宋词,诵为日课,时而信手拈来,化为墨迹。尤精于美学,书学。他还注重将音乐之韵美融于书法创作之中,挥毫狂草时,大声放节奏强劲的雄浑舞曲,以助其豪放之风;轻墨漫笔书婉约柔美之诗词,则伴“江南丝竹”“二泉映月”等旋律,藉添秀美之神。先生还爱好摄影.常将摄形美术中的艺术心得移嫁于书法之道。他说:“学书最忌孤陋寡闻,故步自封,圈于门户之见。”此之为博学。
杨公赠华舜编辑部《情系三湘》
“新”乃学书之目的与生命。人古不出,充其量是个“书匠”。杨公遵循“古为宾我为主”的原则,牢记齐白石等大师“贵在变法”之从艺理念,在传承先哲遗风的基础上出新求变。写己之心志,抒己之豪情,讲究布局个性,在墨色浓淡笔画粗细上用功,飞笔、枯笔、秃笔信手拈来,一挥而就、质朴率真,颇具新意,追求独特神简,独具一格,别有情趣。杨公讲,福艺术就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有个性。没有个性的东西不能称其为艺术。
“俯首甘为孺子牛”录入《书艺》首条,眼示一种精神;行草“玩字”融入一股浓情篆书“福禄寿禧”颂扬一腔良好祝愿,让我们品尝杨公精心烹制的一盘书艺佳肴……
作品展示
翻开《杨炳南书艺》一书,我似乎在一座书法艺术的巅峰上攀爬与赏景。在这里我品读出一道道艺术风景,一丝丝思想火花,一颗颗情感结晶。细细揣悟,这确乃一盘脍炙人口、文道合一的书艺美餐。
深刻的思想性。书中选书了历代文人名家佳作、警世恒语,也有自我总结的座右铭,内容丰富,寓涵深邃,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赫然人目,感人导志,端庄中不乏飘逸,书道中饱寓德道。“与人为善”“厚德载福”等语融入书艺,劝人修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众多名言警语充分展示了先生爱国、爱社会、爱他人的博爱情怀和修身炼德的挚笃品质。
高超的艺术性。作品集精选了先2000年以来告练深悟的书艺精华,是传承与创新融汇的完美结晶。作品是从作者数百幅作品中苛选出的精粹极品,楷、行、草、来、篆各体皆有展示,句式多样,长短互衬,阴阳相映,有整张巨制,有中堂、条幅斗方,也有对联,形式多样,琳琅满目。多字作品,错落有致,少字书法,布局精巧,落款铃印,各具趣态。
篆书“求索”、“象形如画,灵动通真”,整幅作品生趣欲滴,堪称上乘金文。行草“观海听涛",恰似涌云飞涛,整幅作品遒劲酣畅,方圆互寓,小楷(心经》横竖方整,字字珠玑,印闪着宋代苏东坡所言”真如立”和清代书家蒋衡所云“楷工则规矩备”之古训灵光。从中看出他自童子功始历久经年滴水穿石的修炼,也可从中领略到禅在飘逸的仙风。
杨公博采众长,月习岁练,方达笔落惊风雨的炉火纯青之高境雅界。先后出版了《杨炳南书法选集》《杨炳南墨迹》《书道——杨炳南墨迹精选》等十余本集子,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亦多次到长沙、北京、天津、深圳、台湾,乔港、澳门、曼谷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还为几十种报刊、书籍题写书名、刊名,有数百幅作品被国内外书法爱好者视为圭璧藏为珍品。他的事迹收人《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等多种辞书。
作品展示
一场车祸让杨公骨裂筋伤,卧于病榻,但他仍忍痛书写招牌,以守信矣;一枚闲章“鬼画桃符”,为遵妻嘱,夫唱妇随,风南同开,恪守忠情也……
《艺慨书慨》云:书,如其人而已。杨公书法造诣为世人称羡,还另有其因,即他十分注重修德齐身,德艺共进,互衬益彰。他十分重情义,守诚信,凡找他索字者,他总是尽力而为,且羞于谈润笔事宜。他担任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社长时,曾题联写招牌,分交不取,同道者颇有微词,说他乱了行市,他难为情地说:“书法是无价的,有本事你们去赚外国人的钱,莫要自己同胞掏腰包。”
杨公十分重诚信,2011年,他因车祸住院,头上缝了21针.断了三根助骨,右腿骨折,内脏肺部破裂,生命一度危在旦夕。刚脱离危险,他竟让人在住院病床上置一木板,铺上宣纸,斜立于胸前,忍痛半卧,有板有眼地认真给从浏阳赶来的人写招牌。医护人员跑来阻止,他歉然一笑说:“早答应了的,不能让人家失望,况且我手没伤,你们就开开绿灯吧。”一个受伤的高龄老人如此守信,令人啧啧。
杨公与爱妻向四吾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携手散步曾是所居院落一道风景,在书道墨路上,爱妻是他作品的第一读者和点评师,他常说:“我这点墨功,都是她教出来的。”有次写完字旁人赞叹不已,妻挑剔说:“你这字鬼画桃符,不及原先有气势!”杨公听了“嘿嘿”笑着,竟刻了“鬼西桃符”闲章,时而盖用,以励勤智研墨之志。后夫人遇车祸,继而患尿毒症,生活不能自理,杨公以当好一级护理师为目标,总是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照顺好老伴,12年如一日精心护理,无微不至。直至老伴病逝。
杨公虽岁至耄耋之年,但精气神不输中年人。对艺术的探索从未有松懈,正如他自己所说:“随着毛笔的起承转合,内心不断感受着抑扬顿挫的节奏,虽有十分辛苦,却有百般惬意,活到老,学到老,在学无止境中不知老之将至,不亦快哉!”
勋章
2019年是杨公参加革命70周年、从艺70周年,在9月下旬,湖南省出版集团,湖南美术出版社等领导一行亲自来到了杨公家为他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杨公之能让人望尘莫及!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评论列表

    • [匿名  2020-10-16 15:06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