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  >> 媒介研究  >> 查看详情

工具、渠道、吸收:报纸新闻运用微博的形式

来源: 华舜网  日期:2017-03-13 10:04:09  点击:2433 
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报纸和微博的互动关系的长期考察,归纳和总结出报纸新闻生产中对微博运用的主要形式。具体来说是:新闻采编工具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开拓和传播新理念的充分借鉴和吸收。尤其是随着web3.0所带来的传播理念的革新,报纸新闻生产因此出现了新的面貌。

关键词:报纸新闻生产;微博运用;理念革新

相比于微信和移动客户端,微博如今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网络传播模式,但作为Web3.0的早期典型代表产品,如今依然是“网民获取新闻、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社会分享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作为重要的新闻源和舆论场,微博在中国新闻媒体格局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而报纸等传统媒体时常受制微博等网络舆论的情况并不鲜见。有必要指出的是,一直付诸努力进行转型的报人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以适应新媒体的挑战,主动把微博作为新闻采集、发布、推广的重要平台和工具,通过个人微博或者组织微博的形式进入微博舆论场,积极更新传播理念,变革报纸采编流程和新闻报道理念。

一、微博作为工具已全面渗透报纸新闻采编流程

微博俨然已成为当前新闻采编流水线上无法忽略的因素,它贯穿于新闻采编人员从新闻线索获取到最后报纸版面或网络页面呈现的全过程。微博毫无疑问已成为记者进行采访报道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微博上的140字内容包括互动评论也常常被编辑在报纸版面上选择性“落地”。

1.丰富记者采访报道手段。具体表现在:记者可以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热门话题”功能、微博的自净功能寻找新闻线索;利用微博压缩人际距离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的搜索功能,微博已成为记者搜寻采访对象的重要方式;利用新闻事件当事人、相关人的微博以及网友的评论,可以丰富记者对新闻事件背景资料的掌握和理解;对微博进行整合报道亦常态,对多条从不同角度进行碎片化呈现微博进行梳理和整合,可方便拼凑成一幅相对接近真实的美妙的图景;由于在对互联网和传统报刊媒体管制方面存在的“不均衡性”,传统新闻报刊如果要对敏感题材予以报道一般具有更大的风险压力,一种习惯选择的策略是,记者可以借助微博向公众喊话,引起大家的关注、围观,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实现话题“脱敏”,以此拓展记者的报道空间;在舆论监督新闻的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可以通过微博求助等方式,对被报道方形成舆论压力,从而为自己提供一种保护机制,以此保障报道任务的顺利实施。

2.内容“落户”报纸版面。微博上被网友们关注和热议的内容,经报纸编辑记者发现并落户在相应的报纸版面上,这已是时下报纸采编的家常便饭。开设有关微博话题的新闻专版或专栏,直接刊登微博上被网友爆料并经核实过的新闻,或将微博作为下一步继续采写深化的新闻线索,实现微博内容在报纸上的二次传播,这已成为报纸新闻生产的常态;选取微博中网友热议的内容,设置一些譬如“微趣”、“微热议”、“热文微议”、“微语录”等专门性栏目,将微博文字和图片两相结合,既活泼了报纸版面,体现了报纸新闻生产更多的参与性,同时还为传统读者拓展了有关微博内容新的阅读空间,实现了微博信息传播价值的最大化;有些党报从自身定位出发还特别开辟了针对微博网友爆料的“求证类”专栏或专版,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笔者对比党报和都市报研究发现,各大报纸在微博内容落地的过程中,记者编辑主动作为,多举措开展报网互动,促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两相融合;注重对微博内容的把关梳理、信息整合和进一步价值提炼;在语言风格上,能够满足网络读者阅读传统报纸的需要,基本上保留微博语言的“原汁原味”性,由此营造“新人读旧报”的亲切感。

二、报纸开通官方微博进行数字化新闻生产

报纸积极拥抱微博的另一个主要方式便是领风气之先开通官方微博。相比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如今标配的新媒体,报纸这种新闻传播载体具有先天的时效性不足、互动性差、版面受限等弱点。报纸通过开通官方微博或者鼓励报社记者开通个人职务微博,应该算是实现媒介功能补偿的一种好的方式。就笔者的观察来看,其功能定位目前基本体现在新闻信息的发布、报纸品牌的推广、与读者(用户)开展线上互动等等,但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样式。

1.“报纸主导”的微博新闻生产。所谓“报纸主导”的新闻生产,一般是指由报纸编辑首先发起,完全考虑于报纸版面编排本身所需,借助微博平台,以与网友进行互动的方式开展的一种新闻策划活动。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报网互动相比只是渠道的不同之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主要目的仍然是想依仗网络的“认知盈余”向读者“索取”内容或创意,当然互动本身也是加强与读者沟通的表现。这种方式在以往的“活动办报”体现的已经一览无余,既收获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还能“填充”报纸版面。具体来看,目前流行的做法主要有:设置微博话题,吸引网友讨论,归纳、梳理和整合热议内容后予以报道;进行选题策划,通过与网友的积极互动,广开门路,获取更多的选题报道思路,等等。

2.“微博主导”的微博新闻生产。值的注意的是,很多报纸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微博编辑,甚至成立了独立的编辑小组等部门,区别于传统的报纸编辑部,独立进行微博数字化内容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不再以报纸版面为指向,而是优先甚至只考虑微博页面的日常信息流的更新。微博主导或者说微博编辑主导的数字新闻生产,其运作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微博中的微访谈、微视频、微直播、微资讯、微评论等原创“微内容”来分析。这些内容可能来自于对报纸内容的二次编辑,但其重点显然并不受限于此。区别于报纸版面,微博报道具有天然的时效性强、版面容量不限、互动性好、多媒体报道这些媒介特性,微博独立发布只针对微博网友浏览和转发的新闻信息,在重大事件和时效性强的事件性新闻报道上已上升为报纸的代言人,弥补了报纸的先天功能缺陷,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博不再是手段,而是报纸的延伸,而这也是报纸进行融合新闻生产的典型特征之一。

三、微博基因更新报纸新闻生产理念

微博不仅仅只是在生产方式上冲击着报纸,在生产理念上,微博这种媒介所带来的传播理念也深刻影响到报人对新闻生产的重新认识,有关实时性、碎片化、用户生产、亲民化这些理念也被吸收到具体的新闻生产实践中来。

1.实时性传播与新闻全息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的热点切换将变得越来越快,微博上公众对热点关注的持续时间将愈短,呈现出一定的实时化特征。在此背景下,报纸的日常新闻版面开始主动放弃传统的消息报道模式,短小快速的短新闻的传播任务,一方面通过报纸网站的及时发稿和滚动报道来承担。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报纸官方微博进行全息报道,以弥补报纸新闻时效性差的短板。由此报纸新闻通过网站和微博两种“延伸”手段,实现了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此时此刻”。

2.“碎片化”与新闻的简约化呈现。微博传播的突出特征之一是随时随地微内容传播的“碎片化”。受此影响,传播内容尽量的“浅显”已成当前主要大众阅读的主要需求,这种浅阅读的取向与传统的新闻生产和呈现方式的不协调日益显现。为此,报纸在新闻呈现上做出改变也成了理所当然:比如化长为短、化整为零,尽量通过连续性报道、组合式报道等方式分解单篇报道容量;版面的文字容量尽量做减法,愈加简洁,报纸版面设计则呈现出“视觉化”的特征。三是注重新闻导读,先声夺人。当然这种取向也可能带来对报纸“浅薄化”的质疑。为此,我们强调“简约化”,要的是“简单中见丰富”,版面编辑通过简单的视觉形象保证将最大的信息量予以输出。“视觉化”则是指大胆运用新闻图片、插画、图示、示意图等图像元素,服务于读者的视觉化阅读需求以及对深刻新闻的理解方便度。时下新闻业界流行的“新闻可视化”,以及随大数据概念兴起的“数据可视化”便是这种理念的集中体现。

3.“用户生产”与众包新闻兴盛。用户参与新闻生产、开放新闻编辑部,这是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的又一典型特征。再加上互联网催生出来的公民新闻日益勃兴这一宏大背景,报纸必然要去适应公民表达意愿和表达能力提升这一形势,进一步拓展传统“开门办报”的开放路径。比如开辟专栏专版,借助报纸网站或微博进行互动,吸引公众分享“认知盈余”,并把公众提供的公民新闻内容纳入其中。利用即时“评论”功能,更快地了解到网友对新闻报道的态度和看法,吸引网友补充新的事实,为进一步报道提供思路和角度。如今,专业新闻、公民新闻等在微博场域中交织,网民和专业媒体相互借力,PGC(专业生产)、OGC(职业生产)和UGC(用户生产)共同完成对新闻报道的全景化呈现。

4.亲民化与新闻价值取向的调整。以前记者和编辑对选题的判断往往尤为重视对“重要性”这一新闻要素的考察,但微博等社交化网络媒体出现以后,我们发现,“关系”成了最重要的要素,“相关”成为最大的价值。读者在阅读新闻时首先考虑的已经不是这个事情的重要程度,而是这个事情跟我以及身边人的相关度,事情是否值得我去分享,知得我与别人交谈?也就是说,他要判断的是,这条新闻是否可以让他在社交圈中找到自我认同和体认存在。从“内容为王”到“关系为王”,读者获取新闻的渠道,已从“媒体型”向“关系型”或“算法型”迁移,为了增强阅读的黏性,新闻的选题将更加温情、文风更加的亲和,报纸的定位也将越来越垂直。

综上,技术从来都是推动信息生产和传播变革的重要力量,微博亦然。无论是从记者采写能力的提升和采写手段的丰富的角度考察,还是基于编辑对报纸版面的丰富和增加报纸互动性的视角来观察,微博都为传统采编人员予以“技术赋权”。从媒介融合角度的思路进行推演,我们亦发现微博为报纸进行新闻融合生产流程催化再造,“先网后报”、“网而不报”成为一种常态。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微博所带来的新的传播理念对传统报人新闻生产理念的冲击:更快更全报道、更简约化呈现、更开放生产、更温情选题、更细分定位、更亲和表达,这番别样风景才是我们尤须重点关注之处,期间还包括对报纸的“浅薄化”问题需要进一步反思。

参考文献:

[1] 康国卿.报纸新闻生产中的微博运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2] 刘劲松.社区报能否拯救报业――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区报纸的思考[J].中国记者,2014.

[3] 马雨桐.基于微内容的新闻开发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1.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评论列表

相关文章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3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推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中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合作的原则、目标和计划。《战略》展现了中国网络政策的透明度,有利于引领国际网空治理走出杂乱、纷争的泥淖。凭借《战略》的发布,中国提出国际网空治理的中国方案,明确宣示维护网空和平,充分展现网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战略》确立了中国参与网空国际合作的“和平”“主权”“共治”“普惠&rd... [阅读]

  •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3月1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下文简称《战略》)。这是继《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之后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对中国今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战略》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一脉相承,进一步宣示了中国在相关国际问题上的政策立场,阐述了中国开展网络外交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行动要点。《战略》出台既有利于汇聚国内共识,明确未来努力方向,也有利于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为中外网络合作奠定基础。总体而言,《战略》具有三大思想特点,展示了中国对网络空间... [阅读]

  •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核心阅读   ★准确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切点,才能在当今新旧媒体竞争融合的时代大变局中掌握话语权,勇立引导舆论的潮头。运用众筹模式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其本质是创新。众筹要抓关键,形式要灵活多样,把主动设置议题同运用众筹理念有机结合。   ★作为区域主流媒体的地市党媒,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焦点,紧密结合本地民生事业的发展状况,精心谋划好“三大”报道,即关于大局、大势、大事的报道。   做媒... [阅读]

  •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摘 要: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早在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首创了剪纸动画,将这一传统艺术搬上了动画的舞台。反观今日,很多传统艺术都淹没在信息社会中,渐渐变成了陈旧、老套的代名词。与时俱进是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的前提,将数字动画与传统艺术相结合,既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还能使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剪纸动画;民族原创;传统艺术;文化传承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阅读]